学校主页 旧站入口 |

教务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通知 > 正文

教务通知

教务处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

编辑: 发布时间:2025-09-08 点击:

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为锤炼我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品牌,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做好省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动态调整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面向

本次动态调整工作主要分为期满考核和新增认定两个方面。期满考核主要面向省教育厅正式发文立项的省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新增认定主要面向未获评省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高校开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相关工作围绕省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新增认定展开。

二、遴选范围及条件

(一)遴选范围

重点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与健康、网络空间安全、生物育种、现代农业与食品、绿色储能、低空经济、海洋科技等领域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二)遴选条件

1.建设规模。须在2023831日前正式挂牌成立,独立设置为现代产业学院或整体按照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管理的二级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规模达到100人以上,学院主要依托专业为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运行模式。学院具有较为成熟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校政行企协同办学模式,具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管理权限和制度保障体系。发挥各办学主体作用,组建精简高效的理事会,打造一支高度稳定的管理队伍。学校应为现代产业学院特别制定招生选拔政策,遴选符合条件学生进入学院学习。

3.教师团队。教师总数与现代产业学院年度人才培养规模相适应,实行专兼结合、校企双向流动、机动灵活的教师评聘制度,学院每个专业长聘有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不少于5名。现代产业学院5年以上长聘教师比例应达50%以上,兼职教师合作2年以上比例应达50%以上。设置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形成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与使用机制和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4.实践平台。充分整合高校和企业双方资源,建立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一般情况下,每个专业应至少有3个不同类型、规模的企业实践平台,并提供丰富的、可供学生研究创新的产业真题。

5.课程教材。学院注重与合作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设计、编写和使用课程教材,灵活设置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形成适应行业需求的系列课程。一般专业主干课实践环节不少于30%,实战化、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实践环节不少于50%。专业主干课程一般有自编教材或讲义,并根据产业技术发展每年补充更新有关内容;其他实战化、项目化、模块化课程有自编讲义、教学视频、教学软件和教学用具。

6.育人成效。学院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学生竞赛获奖数量逐步增多,就业创业质量显著提升。学院人才培养产生高水平教学成果,得到主管部门和同行高度认可,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或同等次奖励,在同类院校中具有示范效应。

三、工作要求

参加新增认定的项目,据实填写《广东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申请书》(附件2)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佐证材料须按照《申请书》中填报内容的先后对应编辑并做好目录,便于查阅。申请书及佐证材料所有数据仅限于现代产业学院项目范围内,涉及学院资金、设备金额的,须由学校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出具有效证明。

四、工作安排

(一)时间安排

请有意向申报的现代产业学院于924日(星期三)下午17:00将《广东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申请书》(附件2)的可编辑Word版、PDF扫描件及相应佐证材料发送至邮箱:zhangzy@nfu.edu.cn。纸质版材料(《申请书》及佐证材料合并装订成一册,50页内,一式1份)提交至A1行政楼212。逾期不予受理。

(二)限额推荐

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所有省级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推荐1报送至省教育厅。

五、其他事项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省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动态调整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做好本单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监管和质量提升,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搭建有效平台。


附件:1.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级重点建设产业学院动态调整工作的通知

      2.广东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申请书




教务处       

202598日    

(联系人:张子妍,联系方式:61787916